王伟国 ,出生于1979年,中共党员,2019年进入京师学校高中部,目前担任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主任,同时承担一个班的语文课,并担任该班班主任,工作任务重,但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积极执行和落实集团公司、总校和学校的决定,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优良成绩。
王伟国老师自2019年进入京师学校高中部后,所教的2018级实验班在联考中有6名学生进入诸城市前10名;2020年6月,组织老师规划学校课程建设,顺利申报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2020-2021新学年担任一个班班主任,两个年级年级主任,在教师缺岗三分之一的基础上带领两个年级在期中联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超额完成任务,2020级前10名1人(目标0.47人),尖子生群体4名(目标2.64人),2019级清北目标在高一零基础上上线2人,尖子生群体在高一5人的基础上上线8人,所带2019级学生在2020年潍坊核心素养抽测中,我校重本上线潍坊市第三名,2020年9月获得2019-2020学年度“京师学校优秀教师”。
王燕,出生于1986年,现担任京师学校小学部德育主任。2018年进入京师学校小学部,所教班级半年时间由16位学生增加到32位,获得家长们一致好评;王燕将语文与社会实践、道法、科学整合,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从碎片化设计走向系统的单元设计,让学习真实发生,课堂走向深度学习。2019年接任小学部德育、安全工作,利用理解力课程经验,把主题活动与德育整合,构建传统文化、节日课程及每周一礼课程,设计实现线下到线上的双线并行活动,用沉浸式学习方式组织班主任论坛。
在工作期间,先后获得“课堂教学一等奖”“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称号;“新华杯”征文一等奖;2009年,被评为“新教育”种子教师;在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六届研讨会中,获得“先进工作者”“新教育完美教室”称号;编排《成长变奏曲》节目获诸城文艺汇演第一名;在全国童诗年会中编排《村庄的故事》;创作《循着诸城文化之道》《诗心是个少年》节目在新教育年会主会场中演出。2016年,加入UDP(华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张华教授构建的理解力教育)团队,在全市率先进行“通过实践使学生的理解力达到发展”的真实情境学习。构建研发《理解力课程》,邀请潍坊市教科院专家、诸城市、聊城市代表教师观摩活动。
张保喜,出生于1978年,2019年进入京师学校初中部,现担任德育主任、历史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张保喜老师始终保持明确的政治和教育目标,工作上以大局为重,积极协调部门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热情主动,与同事们和睦相处、团结协作,并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结合学校工作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自担任学校德育主任以来,在不断学习、探索中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为全面提升学校德育队伍整体素质,积极组织班主任开展校本培训、班主任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德育研讨会、案例讨论、读书研修等活动,不断提升学校班主任队伍的战斗力和管理水平,形成了德育队伍建设体系。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始终注重德育课程创建,把德育内容系列化,入职以来打造了京师特色的系列德育课程,包括主题班会系列化课程、主题活动系列化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大纪念日教育系列课程、劳动系列课程、养成教育课程、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公德教育等课程。
自觉遵守并模范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努力为全体教师做好带头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既管理,也带课,努力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时刻牢记教育工作无小事,随时准备应对紧急情况,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防止突发事件反弹。
齐延娟 ,出生于1976年,现为潍坊市经济学校服护牧系高级讲师,承担《服装结构制图》《服装制作工艺》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和生产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工作。教学态度勤勉、教学方法科学,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对广大中职学子的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指导中。齐延娟老师既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又有比较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广阔视野,擅长服装制板、服装缝纫工作,在此领域有比较独到的见解和造诣,多次担任市级技能大赛的裁判工作;2013-2015年参与山东省《服装设计与工艺》教学指导方案的编写,现已投入使用;2015年9月,被希努尔男装股份有限公司聘为女装部技术顾问;2017年被诸城市教育局聘为服装学科兼职教研员。作为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服装专业也获得了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山东省品牌专业、潍坊市品牌专业等荣誉称号。
2015-2016年连续两年指导学生在全国中职服装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连续两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15-2017年连续三年指导的学生在山东省中职服装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连续三年荣获“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17年3月荣获潍坊市技术能手称号;2017年12月被授予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2018年8月荣获诸城市最美教师、诸城市教学能手称号;2019年被评为山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019年12月被评为潍坊市有突出贡献技师;2021年4月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
宋宇佳,出生于1989年,现为潍坊工商职业学院金融财会学院讲师、副院长。作为一名高职教师,宋宇佳老师勤奋刻苦,兢兢业业,严谨求实,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时刻保持思想上的进步,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严格要求自己,切实维护党的利益和社会稳定。教学上,积极主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近年来,担任了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审计》等多门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备课全面、仔细、精练,教案内容充实丰富,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在学生管理工作上,经常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征求学生的建议或要求,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耐心解答、正确教育和利导,鼓励学生珍惜求学时光、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学管理工作上,倾心为大家服务,为人谦和,热心周到,乐于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及时认真完成工作任务。
2018年,荣获诸城市职业教育青年教室优质课评比二等奖;2019年,荣获山东省第六届高校教师教学比赛优秀奖;2019年被评为“诸城市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教师”;2019年荣获第十一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智慧企业管理创新设计大赛 “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9年荣获山东省第三届“福思特杯”大学生会计税务技能大赛 “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20年,被评为潍坊工商职业学院“优秀班主任”;2020年,被评为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智慧企业管理创新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21年,被评为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新零售虚拟仿真精英赛优秀指导教师;2021年,荣获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会计综合技能赛项会计手工赛项职工组一等奖;2021年,被评为潍坊工商职业学院“优秀教师”。
郑永杰,出生于1982年,现为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教务处办事员,同时担任计算机基础课程教研室主任、辅导员工作。工作期间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实现了计算机无纸化考试,在教学管理工作方面,认真负责,担任语言文字管理员,2020年12月学院成功申报省语言文字工作基地;在教科研方面,参与完成省级科研课题3项,主持诸城市课题1项,学院课题1项;2013年10月参与诸城市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重大问题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立体评价》获一等奖;2013年11月参加了《食品标准与法规》教材的编纂,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5篇。
因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2012年12月,参加诸城市第二届中小学教师四项教学比赛,被评为课改优秀教师;2014-201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诸城市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先进工作者;2017年,被评为诸城市职业教育基础化学学科教学能手;2019年,被评为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2019年,被评为诸城市学科带头人。
吴安强,出生于1991年,现为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兼临床技能中心副主任、护理学专任教师。2016年毕业于遵义医科大学护理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在高校从事护理教学工作5年,养老护理外聘专家。
工作期间,积极参加省市级大赛,2017-2018年先后带队参加省市级技能大赛并获奖,主持校级课题2项,参与校级课题2项,参与省级课题2项,在2018-2020年度年终考核中,先后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2020-2021年先后2次参与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前后组织200余名师生加入遵义市疫情防控志愿者,奔赴四城区进行核酸采集、消杀、标本转运等工作,获得了省市区团委、卫健委、疾控中心,以及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事迹先后被贵州日报、新遵义、学院官网报道。2018年至今,完成了诊断学实验室、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中心大楼的整体规划设计并投入使用,顺利开课,组织护理学院及临床学院各实验室的教学运行与管理工作,获得一致好评。
吴昊,出生于1991年,现为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基础医学院物理学教研室副主任、物理学专任教师。2020年12月,指导学生参赛获得2020年“欣源杯”贵州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三等奖;2021年1月,荣获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2020年度优秀教师”称号。
自2019年入职以来,在教学工作方面,每学期都在承担新课的教学工作,为教研室的教学工作开拓路径。自2019年秋季至今,已承担《医用物理学》等5门理论课程,及《医学电子学(实验)》等5门实验课程;在教学实践方面,鼓励学生承担校级立项和专业竞赛,组织开展学生竞赛2项,并于2020年秋季,首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荣获贵州省三等奖;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参与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讨论,针对课程改革,获得校级教改项目1项(2021-2023年);在科研方面,联合老师和同学们开展科学探究,2019-2021年,联合发表论文4篇(包括SCI 2篇、中文核心1篇);在师资队伍建设和教研室规划方面,于2020年向学院提出教研室3年发展规划,完善师资,加强科室自有教师承担课程比例,2年内,自有教师承担课程占比提高至92.8%,优先实现教研室教学的独立运行,2021年3月科院正式成立物理学教研室,被聘为物理学教研室副主任。
朱怀娇,出生于1992年,现为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医养健康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专任教师。 自2019年入职以来,担任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专任教师一职至今,同时担任预防医学教研室教学秘书,主要从事教研室课程的教学管理和运行等相关工作,至今完成了26门课程的教学安排等相关工作;2019年7月-2020年3月,兼任基础医学院2018级辅导员;2019年秋季学期起,在相关领导的指导下,拟定《预防医学实验室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方案》,并于2021年7月顺利完成实验室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工作;2020年春季学期起承担教学工作,主要承担《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卫生学》《流行病学》等多门课程,截至2021年秋季学期,承担教学共1092学时(理论教学112学时,含线上教学36学时;实验980学时)。
2020年,在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荣获医学组三等奖;2020年,荣获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2021年,荣获在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2020-2021学年度“优秀教师”称号; 2021年,在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荣获医学组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