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12个国际妇女节,我们有幸邀请到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学工党总支书记、学生工作部(处)副处长、医养健康学院副院长杨莹老师与大家分享“女性力量”的故事,以及作为一名女性教育工作者对于“女性力量”的理解。在诠释“在启辰,看见女性力量”这一主题的同时,鼓励集团所有女同胞们在启辰这个倡导多元文化,尊重女性价值的平台上勇于追求,自信自强,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勇往直前。
杨莹,中共党员,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本科毕业,管理学硕士,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10余年,参与并组织实施多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现任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学工党总支书记、学生工作部(处)副处长、医养健康学院副院长。
怀感恩之心,做有温度的教育
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少不了女人,若少了女人,这世界将失去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七十的善,百分之百的美。”女性,新时代的女性,你们用勤劳睿智、效国持家的贤德美丽,让巾帼风采光荣绽放。丰富自我,超越自我,畅舒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长歌广袖,在社会与人生的舞台上施展无尽的才华,在新世纪的扉页留下不朽诗篇,赞美你,新时代女性勇敢地撑起属于你的半边天。
一年前,我有幸被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录用,成为一名正式职工,记得当初刚到学校时,心里有那么点疑惑:这所学校为什么能做到有口皆碑?很快,我便从许多老师身上找到了答案——她们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诠释了爱与感恩。爱与感恩都是有温度的词语,透着温馨的光,散着暖人的热。随着在科院工作的时日越久,这些温暖在我的心底越印越深。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做着有温度的教育,这是科院每一位教职员工做事的标尺。作为遵医科院的一名女教师,我感到很自豪。在教育这块沃土上,我们与男同胞一起并肩耕耘,挥洒汗水,拥有同样的广阔天地,在同样的平台施展才华,建设美好的家园、校园,共同创造了幸福的生活。而这一切,都源于党委、政府、集团及校领导们对教育的关心和关怀,源自我们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至此,我们心怀感恩,潜心育人,把感恩之情化作我们教师的奋进之力,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献力。在教育的战线上,女性早已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她们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了教育的半边天。别看她们温柔似水,可一但干起工作,那股拼劲,那股认真,让人不得不竖起大拇指,正所谓“巾帼不让须眉”。
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教授、基础医学院化学实验室负责人 江波
我院的江波老师,今年58岁了,见到她,你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贤德”这个词语,她那温柔的语调常让我有沐浴春风的感觉。作为教授的她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并同时负责药学化学教研室的教学管理工作。一直以来,江老师对工作兢兢业业,并不因为自己是老教师而挑拣工作,拈轻怕重,而是服从分配,和年轻教师们一起探讨工作,教书育人。她认真学习新教学大纲,以新思路、新方法指导工作。她学而不厌,自觉加强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充电”,以严要求高标准来衡量自己,工作之余,勇于探究,努力钻研教材,分析每堂课的成功与不足,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在教学中她从不照本宣科,而是通过各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多年来的教学积累,让她的教学风格自成一家,因此教学成果十分显著。一名年近六十的老教师,仍然保持如此的工作热情,如此认真的工作态度,实在是很难得。
江波教授对试讲的教师们进行细致的点评
不仅如此,江老师在注重教学成绩的同时,还十分关爱学生,她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处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体谅学生的疾苦,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因此,教学和管理方面始终深受学生欢迎,师生配合默契,效果自然良好。江老师由衷地爱学生,曾用关怀之心让学生感动得泪流满面;曾用爱心扬起学生启程的风帆。几十年来,她始终如一地表达和释放自己的爱心,那些爱心转化为对学生的尊重,体现为对学生的严厉,表现为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在她的课堂上,学生没有坐姿不正的,没有不思考的,更没有迟到的……她的爱心饱含真诚和宽容,不仅赢得了所有学生的真心,也赢得了所有年轻老师们的爱戴与尊重。
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江老师也十分注重“师范”的影响,她衣着整洁大方,言行规范得体,对待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对待成绩不好的学生,更是关爱有加。在老师和学生的心目中,她为人正直,言行一致,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严厉而又不失同情心,公平且不失灵活性。无论开展什么工作,她总是认真投入,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每天早来晚走,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各项工作不仅顺利开展,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她关心年轻教师们的成长,总是耐心指导,通过试讲、集体备课、传帮带等多种形式帮助年轻教师们不断完善自己,帮助她们找到不足,不断成长。遵医科院正是因为有了像江波老师这样一批热爱教育、忠于教育的教育家,学院的教学质量才有了保障,才能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在遵医科院,以江波老师为首的女性教育工作者们,展现出老一辈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与热忱,以及新时代女性勇于追求理想、不断奋斗的独立精神,她们不仅为年轻女性教育工作者们做出了典范,时刻提醒大家牢记教师的职责,认真对待教育教学中的每一项工作,同时也成为广大学生们的榜样!这就是女性力量,它有时如春雨润物般无声,有时又铿锵有力,坚韧果敢。
在不同时代,女性力量都有其展现,古今中外都不乏优秀的女性代表,她们为更多的女性指引方向,让我们看到女性成长的更多可能。作为教育工作者,希望我们全院的女同胞们,以居里夫人的学术追求为价值引领;以屠呦呦的工作作风为榜样;以张桂梅老师对党忠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为己任;以江波老师严于律己,热心教育的工作态度为典范……在工作中以“完善、规范、巩固、提高”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业务、学习管理、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努力成长为勇于创新、敢挑重担的智能型、知识型、学习型的新时代教师。
未来,让我们与男同胞们共同努力,与学院、与集团同进步、共发展,在为学院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我们“半边天”应有的力量与作用!